“左手可能保不住了?”
这个念头
让57岁的罗先生(化名)陷入绝望
半个多月前
他因工伤致左腕骨折
又因心脏病、肺结核病史
辗转多家医院屡屡碰壁
直到他来到
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
(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)
开元院区骨科
遇到副主任医师刘世琼
一次高难度手术
一份孤注一掷的托付
最终为他重新托起了生活的希望
辗转求医
16天骨折难愈,多病史遇“手术禁区”
16天前,罗先生在矿山作业时不慎摔倒,左腕剧痛肿胀。当地医院检查显示左侧桡骨、尺骨茎突撕脱性骨折,仅做夹板固定。可随着时间推移,他的手腕不仅没好转,反而错位愈发严重,连基本生活都受到影响。
抱着“保住左手”的最后希望,罗先生先后前往三家医院求治,却均被拒绝。“骨折已十多天,粉碎性骨折并且错位严重,手术难度大。再加上有心脏病、肺结核,术中可能心脏骤停,术后易感染,没人敢接。”医生的话,让无儿无女、离异独居的罗先生陷入绝望——左上肢丧失功能,未来该如何生活?幸好,经人推荐,他来到河科大一附院开元院区骨科找到了刘世琼。
医者担当
多学科会诊,为高难手术“铺路”
“患者的左桡骨骨折已16天,再拖下去,骨折不好复位,而且骨折错位明显,保守治疗无愈合的可能。”刘世琼接诊后,迅速为罗先生复查,看着片子上严重移位的骨骼,再想到罗先生孤苦无依的处境,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不能让他因为风险高就失去希望。
尽管手术要面对“骨折复位困难”“心脏风险”“肺部感染”“术后感染”四重难关,刘世琼还是决定为罗先生争取机会。在科室主任熊明月的指导下,刘世琼邀请心脏大血管外科、心血管内科、感染科、麻醉科专家进行会诊,评估患者情况,并制订手术方案。
“只要有1%的希望,我们就要尽100%的努力。”刘世琼的话,让罗先生重拾信心。
手术成功
钢板固定,患者重获生机
术中发现复位难度确实较大。骨折重叠移位明显,16天的延误,让复位举步维艰。术中,刘世琼屏息凝神,通过充分牵引,借助专业器械,精准将骨折复位,并迅速植入钢板,用螺钉牢牢固定。1个多小时后,手术顺利完成。
由于罗先生有重度耳聋,术后,刘世琼每天提高音量叮嘱康复注意事项,指导其进行功能训练。如今,罗先生左腕已活动自如,伤口无感染,并顺利出院。“刘医生不仅技术好,还特别负责,是他救回了我的手!”罗先生说,是刘世琼的担当,让他重新有了靠双手生活的底气。
从“辗转求医”到“成功手术”,这场跨越16天的救治,不仅展现了河科大一附院多学科协作的硬实力,更彰显了开元院区骨科团队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初心。面对高风险,他们不退缩;面对患者困境,他们有温度——正是这份专业与担当,让更多像罗先生一样的患者,在绝望中收获了重生的希望。
专家名片
熊明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副教授
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开元院区骨科(创伤外科)主任
擅长:髋、膝关节置换手术及翻修手术;常规开展膝、肩、肘、踝等关节的各种关节镜手术;椎间孔镜下(椎间盘突出摘除术,侧隐窝狭窄减压术),脊柱侧弯矫形术,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术,全椎体切除融合内固定术,微创骨水泥椎体成形术,脊柱前路减压融合术,微创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内固定术,椎体以及椎管内各种良恶性肿瘤切除术,脊柱结核,感染病灶清除融合固定术,各种常见颈椎、腰椎、胸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,颈椎病、腰椎管狭窄减压术,开展各种复杂骨科创伤微创手术。
刘世琼副主任医师
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骨科
坐诊时间:周二全天
擅长:熟练掌握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疗,对四肢骨折、骨盆骨折、四肢血管神经损伤、髋膝关节置换、关节镜下微创治疗、骨与软组织复杂感染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。
(谢雅敏 梁靓)
推荐阅读: